close
伍迪艾倫以前是長頭髮,如果你是從他比較近期的作品開始接觸的話,可能沒想到這位神經緊張、焦慮、碎碎念、又矮又吵的老頭子也有他的披頭四時期。早期的伍迪艾倫總是流露出他知識份子不可一世的氣燄,只是他的高傲卻又被高處不勝寒的寂寞打敗。在他高談闊論地討論政治、哲學、存在主義、愛情、性、死亡、柏格曼與電影時,也知道自己偏執焦躁的個性會讓他錯失一些生命體驗。他是一個自信與怯懦的綜合體,討論伍迪艾倫電影的作者論沒辦法忽略他本人,這也許是他總是喜歡親自下海演出,把自己鮮明的印記融入作品中的緣故,但是也沒有人更適合演出那矮小、焦慮、緊張、碎碎念、彷彿要用對話把對方掀掉的角色了!
《呆頭鵝》(Play It Again, Sam, 1972)並不是伍迪艾倫自己導演的作品,也許正因為這樣讓電影開場時那幕他自己坐在戲院觀賞《北非諜影》(Casablanca, 1942)時的表情,更加真誠流露出了他對電影的狂戀與熱愛。當影片中男主角亨弗萊.鮑嘉成全女主角英格麗.褒曼,親眼目送著情人與他人遠去時,伍迪艾倫臉上專注的神情,隨著情緒起伏時而皺眉,時而露出感傷的微笑,這個角色的閱聽人癡迷馬上顯露出來。《北非諜影》男主角為愛犧牲小我的精神,牽動著伍迪艾倫飾演的觀眾Allan,亨弗萊.鮑嘉詮釋著一個具有高尚大愛的男人,他的精神如同他帥氣迷人的外表一樣為觀眾所認同,影迷們就在昏暗的戲院裡透過沈浸在劇情當中,享受如夢境般悽美的愛情故事體驗。

老片不像現在流行把工作名單留在片尾,讓觀眾可以在配樂中沈澱浸溺在幻想中的餘韻,「The End」一眨眼毫不留情把Allan拉回現實,散場的影廳,更顯得這位矮小中年人的形單影隻,他愛電影,專門為雜誌寫電影專欄,真實生活的他卻不如電影裡的亨弗萊.鮑嘉那樣迷人,他的老婆跟他離婚,因為厭倦了跟他在一起的日子,他是個宅男(以現代的口吻來說),他的生活侷限在城市、戲院、電影、文字當中,他是一個生活評論者,但前妻卻是一個生活的實踐者,她要求的是更多采多姿的生活,去滑雪、去跳舞、旅行,而不是不斷地討論那些處於銀幕上的幻影。到這裡,伍迪艾倫分別出了他的角色特殊性,他有著長篇大論的知識與技能,卻對自己的生活感到軟弱無力,他再也無法忽視自己在現實中是個又矮、又瘦、又醜、聒噪、神經緊張、焦慮、頭髮稀疏的中年男子了。

接著戴安基頓所飾演Linda出現,她與丈夫Dick兩人極力的想幫這位失意的好友找尋新的對象,Allan同樣也想透過填補感情的空白,好讓他忘卻離婚的痛苦。除了好友的相挺,黑色電影形象的亨弗萊.鮑嘉也為他提供技巧上的協助,這位Allan幻想的分裂人格透露出了他一直想要一段如同電影般浪漫曲折的愛情。只是一切都歸咎於他的緊張與焦慮性格,幾次約會都被他的手忙腳亂跟胡言亂語給搞砸,他的東施效顰也起不了迷人男子氣概的作用,也沒辦法當一個像亨弗萊.鮑嘉這樣的銀幕英雄,用自信迷倒女人,反倒把對方嚇跑了。

戴安基頓在伍迪艾倫的生命中代表著一段愛情紀錄,《呆頭鵝》的舞台劇版本也代表著這段里程碑,雖然兩人的關係只持續了一年左右,但戴安基頓卻在70年代伍迪艾倫的電影中扮演著重要的愛情角色。或許《呆頭鵝》真的可以作為伍迪艾倫將人生入戲的代表,Allan最後發現自己愛上了Linda,兩人有著許多相似之處,然而卻陷於Linda是有夫之婦的掙扎,這個無心之過,卻是Allan生命中最像電影的一次,他終於有機會說出像亨弗萊.鮑嘉在《北非諜影》中所說的台詞了,然而這也是部感傷的愛情電影,他的影迷靈魂,讓他成就了對悽美浪漫結局的嚮往。
在戲中感人至深的場景,轉而在現實生活中體會,卻是切身的痛楚。戲如人生,人生卻不如戲,若是人生真的要過得像戲一樣,那就要準備接受曲折情節的挑戰,所有的快樂歡愉都是真實的,所有的悲苦別離都是痛徹心扉的。演戲的瘋,看戲的傻,觀眾再怎麼認同,若是妄想投身劇中那真的是傻子。伍迪艾倫的作者論,他將自己一生的感觸都拍成了電影,一年一部,或者高談闊論,或者冷漠悲觀,創作者掏心掏肺地說故事,讓自己被看得透透,影迷也癡想著電影情節,假裝角色映射在自己身上,果真是演戲的瘋,看戲的傻。這也算是一種魅力吧?!

IMDb: Play It Again, Sam (1972) Woody Allen
Wikipedia: Play It Again, Sam (1972 fil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綠可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